2025年3月27日 星期四

恭錄 從信師父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之註解,以益於四聖諦無間等。(十一)
從信師父註解 : 苦集聖諦說明眾生無明緣行,行緣識,無明識才追逐名色,而成立了五受陰的命根,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出生後無明六入處緣觸,觸緣受,於樂受愛喜,而有「四取」的行為取向,所作所為都塑造了未來再生的必然,導致生老病死憂悲惱,死後追逐名色再生再死,不斷的生生死死。已知生老病死聚集的原因就是「無明」,無明的六入處於樂受有欲「愛」,於四取而有「有」再生,所以應當斷除「無明」、「愛」、「有」。(1)
從信師父註解 : 於苦聖諦如實知有苦聖諦智便能如實知苦集聖諦,斷除無知的行,就沒有無知的心識就不會於六入處接觸外境產生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時染著貪欲、瞋恚、害心,就無所取法繫著追逐名色。也就是斷除「無明」,斷除欲「愛」,斷除追逐名色的「有」。(2)
這是集聖諦,知「無明」、「有」、「愛」是苦集,斷除「無明」、「有」、「愛」是苦斷。
註解
1 : 見四聖諦,三世諸佛成佛之法,釋從信註解,廣善精舍出版,頁992行至第8行止。
2 : 見四聖諦,三世諸佛成佛之法,釋從信註解,廣善精舍出版,頁119末行至頁1203行止。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恭錄 從信師父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之註解,以益於四聖諦無間等。()之二   
如實知因緣法、緣生法諸法法住法空,如實知苦聖諦,證得苦聖諦智,有苦聖諦智才能如實知苦集、苦滅、苦滅道跡聖諦。如是,如實知諸法法住法空,見諦得無間等,斷身見、戒取、疑,證須陀洹果,最遲天上人間七來往成不生法,究竟苦邊,不受後有。
佛告比丘 : 如大湖水,甚多無量,如是多聞聖弟子具足見諦,得聖道果,斷諸苦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餘不盡者,如彼士夫髮毛指端所渧之水。(1)
從信師父註解 : 四聖諦難知難解,就是「法住法空」觀五陰無常、苦、空、非我,如實知五陰無我、無我所,便證得。便斷三惡道苦本。即使放逸七有天人往返究竟苦邊。(2)
註解
1 : 雜阿含440
2 : 見四聖諦,三世諸佛成佛之法,釋從信註解,廣善精舍出版,頁380末第6行至第4行止。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恭錄 從信師父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之註解,以益於四聖諦無間等。()之一
從信師父解釋 :
: 此法常住,此因緣法不就是常恆不滅法 ?
: 此法常住,是因緣法法住法界的緣故。也就是說,宇宙人生一切萬法即是因緣法,若無宇宙人生一切萬法也沒有因緣法,一旦有人面對世間便有因緣法,是故說此法常住。因緣法即是此有故彼有,若此無故彼無,不是常恆不滅法。
: 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此法是誰所創造使它常住世間 ? 因緣法常住,常與無常不是無記 ?
:
一.  如來開示顯發因緣法,說因為緣生所以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所說宇宙人生一切萬法,法住法空,緣生法就是如此,因為緣生法不離於此有故彼有,緣生法不異此有故彼有。仔細觀察真實不顛倒,宇宙人生一切萬法就是此有故彼有,隨順有情眾生的行為而緣起。是故此法不是誰所創造使它常住世間,而是因為緣生法不離於此有故彼有,緣生法不異此有故彼有。空相應緣起隨順法就是如此。
.「無記」是彼此無共識,不與共說共論不認可邪知邪見,不與共說共論。「無記」並非不議論(見長阿含二十八經),若曲解佛法為常論,然後再以無記為擋箭牌,不與論議,則六十二見外道法都可遁入無記,釋迦牟尼佛便不應批評外道六十二見非法。誤解因緣法法住法定,難逃六十二見網。(1)
註解
1 : 見法住法空思惟,一切諸行皆空皆寂釋從信解釋,廣善精舍出版,頁1507行起至頁151最末行止。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

恭錄 從信師父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之註解,以益於四聖諦無間等。(九)之二
.若「法住法空」句謬為「法住法定」便成為贅言,對於下文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就是竹竿鬥菜刀,前言不搭後語,前後相矛盾。
. 若「因緣法」解釋為世間的法則,「法住法空」的前文,「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已陳述世間的法則,續文「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是闡述下文「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現象界的本際,以其「法住法空」,是故「多聞聖弟子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知善見,不求前際,……..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故「法住法空」不該謬為「法住法定」。
.「法住法空」是因緣法的旨趣,若不得法眼淨則不知不見此法要,是故因緣法難知難解,雜阿含二九三經 :「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闡陀比丘跟釋迦牟尼佛學佛四十幾年,直到釋迦牟尼佛入滅後,於一切諸行空寂仍不知不解。若「法住法空」謬為「法住法定」,則因緣法只是佛學知識,初學讀它一遍便通曉無誤,細讀它千遍萬遍仍是「凡俗見所繫」的凡夫,無法由因緣法徹悟世間真相。是故「法住法空」不應謬為「法住法定」。
.佛法的岐見應直承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以佛法經文的旨意來釐清,不應只用祖師的言論及翻譯來作比對,因為祖師論著及翻譯只是學佛的心得,和我們現代的學佛人平等地位,並無真理的可信度。(1)
註解
1 : 見法住法空思惟,一切諸行皆空皆寂釋從信解釋,廣善精舍出版,頁1492行起至頁1506行止。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5年3月12日 星期三

恭錄 從信師父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之註解,以益於四聖諦無間等。()之一
長老闡陀得三法印澈見一切諸行空寂,不再質疑法住法空。
印順法師認為法住法空為法住法定的誤植,質疑法住法空。
從信師父解釋 :
 
誰質疑法住法空 ?
: 有人舉出瑜伽師地論、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及南傳巴利文為證,指出雜阿含二九六經「法住法空」應是「法住法定」之誤,是否如此 ?
: 「法住法空」就是「空相應緣起隨順法」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旨意。雜阿含二九六經 : 「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隨順緣起即是空相應緣起隨順法。若「法住法空」謬為「法住法定」,將違背「空相應緣起隨順法」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定義。「法住法定」將使人誤以為「此法常住」就是常恆不滅法。(1)
註解
1 : 見法住法空思惟,一切諸行皆空皆寂釋從信解釋,廣善精舍出版,頁1481行起至頁1491行止。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5年3月5日 星期三

恭錄 從信師父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之註解,以益於四聖諦無間等。()
從信師父解釋 :
長老闡陀。就是上座比丘,名叫闡陀,又名車匿。闡陀比丘和釋迦牟尼佛同年,是釋迦牟尼佛兒時玩伴,及長是釋迦牟尼佛的車夫,也是釋迦牟尼佛夜半出家的車夫。釋迦牟尼佛出家六年後,闡陀比丘和諸釋種同時出家,出家後恃憍而放逸,是調皮搗蛋的六群比丘之一,雖親從釋迦牟尼佛學佛,以為釋迦牟尼佛必定賜給他成就,從來不知自力學佛,於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仍未見法得法。是時闡陀比丘已八十出頭垂死之年,空過了一生才著急不已,處處請諸比丘為其說法。(1)
阿難尊者重述佛對尊者摩訶迦旃延所說正見與中道(2),曉以法住法空真義,使得長老闡陀如法知如法見三法印結論即一切諸行空寂。如是見法得法知法起法,乃謂 : 我今從尊者阿難所聞如是法,於一切行皆空皆寂悉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復轉還,不復見我,唯見正法。(3)  
如是,如實知見諸法法住法空,見諦,徹見一切諸行空寂。  
註解
1 : 見法住法空思惟,一切諸行皆空皆寂,釋從信解釋,廣善精舍出版,頁19末第2行至頁204行止。
2 : 見雜阿含經第262經、第301經。
3 : 見雜阿含經第262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5年2月27日 星期四

恭錄 從信師父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之註解,以益於四聖諦無間等。()之二
從信師父更謂 : 悟道得法眼淨,澈見一切諸行空寂是學佛入門的要件,如果我們連找到一個澈見一切諸行空寂之士都難的話究當如何學佛 ? 誰堪能教授我們澈見一切諸行空寂的佛法呢 ? 世尊入滅後,學佛的人唯有從流傳中的佛法自力學習,但是目前流傳中的佛法已經變質,北傳佛法雖有一切諸行空寂的佛經,但卻以真常不滅之見來流傳,而南傳佛法雖有阿含經流布,傳播佛法的人竟然沒有一切諸行空寂的概念,硬是把「無常、苦、空、非我」截斷為「無常、苦、非我」,無論南北傳佛法都已失真,致力於學佛的人便不得不自力學習。如經文中說,愛盡離欲便能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而自知自證一切諸行皆空皆寂不可得,直承釋迦牟尼佛的教誨。…… : 如何愛盡離欲而自知自證一切諸行空寂之法呢 ?
: 遵照佛陀所說 : 以戒為師,實踐八正道,必可自知自證一切諸行空寂之法。(4)
註解
1: 見法住法空思惟,一切諸行皆空皆寂釋從信解釋,廣善精舍出版,頁50末第3行起至頁514行止。
2 : 見增一阿含經卷35莫畏品第414經。
3 : 見法住法空思惟,一切諸行皆空皆寂釋從信解釋,廣善精舍出版,頁304行至第9行止。
4 : 見法住法空思惟,一切諸行皆空皆寂釋從信解釋,廣善精舍出版,頁40末第2行起至頁41最末行止。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