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92)
佛陀為無量天人眾正行說法,為說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集滅道四聖諦,使得所有聞法天人眾於座上,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於四聖諦無間等,具足見諦與得無間等果。如是,斷三結使,成須陀洹,名不退轉,必成道果。(註1)
佛陀說,無論是斷三結使,成須陀洹 ; 斷三結使,薄貪恚癡,成斯陀含 ; 斷貪欲、瞋恚、身見、戒取、疑五下分結,成阿那含
; 貪瞋癡永盡,成阿羅漢 ; 得辟支佛道證乃至得無上正等正覺,即成佛
,皆在於知四聖諦,於四聖諦如實知、如實見、如實無間等。
所以,佛陀說,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修無間等。(註2)
如何修無間等 ?
尊者舍利弗如是說,當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
如是思惟,斷三結使,成須陀洹 ; 斷三結使,薄貪恚癡,成斯陀含 ; 斷貪欲、瞋恚、身見、戒取、疑五下分結,成阿那含
; 貪瞋癡永盡,成阿羅漢。
成阿羅漢仍應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為得未得故,為證未證故,見法樂住故。(註3)
如是念念無常、苦、空、非我(註4),登彼岸,見故城邑故王宮殿,乃至不受後有,如同柏拉圖的理型或理念哲學,念念上帝的至善是所有理型的基礎(註5),登彼岸,見理型世界、上帝的永恆世界,不入輪廻,成就末世論證。
註解
註1:
見增一阿含卷19等趣四諦品第27第10經,增一阿含卷20聲聞品第28第7經,增一阿含卷35莫畏品第41第1經。
註2:
見雜阿含第393經。
註3:
見雜阿含第259經。
註4:
見雜阿含第1經、第2經、第9經、第10經、第11經、第12經。
註5:
[vision to see“the beyond”and that the ultimate truth is God, Our Creator and
Father] ---See, Timaeus, The Introduction.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