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解脫(120)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三十二)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19)
慧解脫(119)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九)之註解(三)
註解3(中) :
佛陀觀察羅云心解脫智已熟,已能”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堪任受增上法。告訴羅云 : 一切無常。(見雜阿含經第200經。)
復告訴羅云 : 當修行安般法,以除諸欲惡不善法。羅云悉知如何修行安般法後,往安陀園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餘念,繫心鼻頭,出息長、短、冷、暖、暖盡,知息長、短、冷、暖、暖盡。入息長、短、冷、暖、暖盡,知息長、短、冷、暖、暖盡。息從身出身入,有時有息,有時無息,息從心出心入,皆知之。如是身身觀念、受心法法觀念,欲心便得解脫,無復眾惡,離諸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乃至第四禪成就遊。羅云以此三昧心,自識宿命無數劫事,開發宿命智明。知眾生所趣之心,開發他心通智。復以天眼無瑕穢,觀眾生逝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開發生死智明。復更施意成漏盡心,彼觀此苦、此苦急、此苦盡、此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以作是觀,欲漏、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 : 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知如真。是時,尊者羅云便成阿羅漢。(見增一阿含經卷8安般品第17第1經。)
佛陀未成正覺,坐於菩提樹下,應如尊者羅云般,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餘念,繫心鼻頭,觀出息入息,如是身身觀念、受心法法觀念,欲心便得解脫,無復眾惡,離諸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乃至關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 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知如真。即成無上正真之道,成佛。(見,增一阿含經卷23增上品第23第8經,中阿含經第204經。)
如是親證 : 安那般那念多修習滿足已,能令四念處滿足、七覺分滿足乃至明解脫滿足。(見雜阿含經第810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三十一)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18)
慧解脫(118)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九)之註解(二)
註解3(上) :
佛在童年時,曾隨父王視察田作人之耕事,見牛犁翻土,飛鳥群集,爭食土壤中蟲。佛陀不忍卒睹,遂走向一閻浮提樹,於樹下結跏趺坐,正身正念,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乃至第四禪成就遊。如是從父母境界入甚深禪定。待淨飯王發現佛坐於閻浮提樹下,驚見”一切餘樹影皆轉移,唯此閻浮提樹,其影不移蔭。”尊者阿難歎曰 : 是世尊未曾有法 !(詳見中阿含經第32經。)
佛陀於大畏山修苦行,不得涅槃道,乃憶起童年這段,”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乃至第四禪成就遊。”認為”此或能是道。”(見增一阿含經卷23增上品第31第8經。)
什麼是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乃至第四禪成就遊 ?
如何有覺有觀,離欲惡不善法,心喜身樂,初禪乃至第四禪成就遊 ?
佛陀告訴羅云(即羅睺羅,佛獨子)修安般法,除去愁憂,無有諸想。(見增一阿含經卷8安般品第17第1經。)
安那般那法,安那意即出息,般那意即入息,簡稱安般法或安般念,即觀息出息入,觀察自身呼吸的出入。
觀息出息入,如是有覺有觀,離欲惡不善法,心喜身樂,初禪乃至第四禪成就遊至自致涅槃。(見,增一阿含經卷1十念品第2第8經,增一阿含經卷2廣演品第3第8經,雜阿含經第810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三十)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17)
慧解脫(117)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九)之註解(一)
註解
註1 :
娑伽梵天對來訪的馬血天子說道 : 此處無為之處,無生老病死、無終始、亦無愁憂苦惱。馬血天子作是念 :
此處是求得涅槃之地
? 涅槃之中,無生、老、病、死、愁憂苦惱。又,此處是世界之極邊 ?
赤馬天子也這樣問佛陀 : 頗有能行過世界邊,至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之處 ?
赤馬天子同馬血天子一樣,都想藉高超神足飛行術,超越世界邊,到達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之處,以獲致涅槃。佛陀告訴馬血天子 : 當乘賢聖八品徑路(八正道),然後得盡生死邊際,以獲致涅槃。佛陀也告訴赤馬天子 : 如實知世間、世間集、世間滅、世間滅道跡,彼八正道可斷,證世間滅,超越世界邊,至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之處,獲致涅槃。總而言之,八正道是通往涅槃之道。(以上參考 : 增一阿含經卷38馬血天子品第43之1第1經,雜阿含經第1307經。)
註2 :
佛陀指出,諸禪行者 : 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住彼樂,命終生梵身天中
; 得第二禪成就遊,住彼樂,命終生晃昱天(光音天)中 ; ……乃至得非想非非想處成就遊,住彼樂,命終生非想非非想處天中。如是意行生。若度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想知滅身觸成就遊,慧見諸漏盡斷智,得此定、依此定、住此定已,不復受生老病死,是說苦邊,自致涅槃。(見中阿含經第168經。)
諸成就四禪八定之禪行者,意行生,仍受生老病死。故而,佛陀記優陀羅羅摩子(優蹋藍弗)命終生非想非非想處天中,於彼壽盡,復來此間,生於狸中,為著翅惡狸,飛禽走獸,無得脫者,彼命終生地獄中。記羅勒迦藍(阿羅羅伽羅摩)命終生無所有處天中,於彼命終,生人間為邊地國王,傷害人民不可稱計,命終亦生地獄中。沒人問兩位羅摩或仙人何時當盡苦際 ? 所以,世尊不進一步記說。尊者大拘絺羅這樣回答梵志女須深。
(以上參考 : 中阿含經第114經,增一阿含經卷10勸請品第19第8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2月16日 星期日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九)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16)
慧解脫(116)
佛陀為求無上安隱涅槃之法(註1),捨棄阿羅羅和鬱陀羅兩羅摩之法(註2),前往大畏山修苦行,歷經六年不得其法,乃憶起童年父王樹下之父母境界,此或是其法(註3),遂捨苦行循中道,依八正道(註4),終於尼連禪河岸邊覺樹(菩提樹,原名鉢多樹)下(註5),敷草為尼師壇,結跏趺坐,作是誓言 : 要不解坐,至得漏盡。終於坐上得無病、無老、無死、無愁憂慼、無穢汙、無上安隱涅槃。(註6) 故而,得漏盡即得無上安隱涅槃。若然,如何得漏盡
?
佛陀成等正覺後,往鹿野苑為五比丘三轉十二行四聖諦。(註7)
告訴五比丘 : 若如來出興于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十號具足) (註8),彼斷乃至心穢慧羸,離欲離諸惡不善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如是定心清淨得不動心修學漏盡智通作證,知此苦如真,知此苦集,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知此漏如真,知此漏集,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 :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知如真。是說無餘解脫,是說無病、無老、無死、無愁憂慼、無穢汙無上安隱涅槃。(註9)
所以,依於八正道,離欲離諸惡不善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如是定心清淨得不動心,修學漏盡智通作證,即是得漏盡、得無上安隱涅槃之道。(註10) 漏盡即涅槃。漏盡無漏心解脫,故說涅槃即是貪欲、瞋恚、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註11)
心解脫同時慧解脫,真實智生(稱慧解脫或解脫知見) :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知如真。佛陀特別指出慧解脫在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不必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註12)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8年12月2日 星期日
"人權之法理基礎" 再述(二百二十八)
行自境界,從造物主所得
慧解脫(115)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慧解脫(115)
佛陀指出,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說眾生現在泥洹。彼盡入五見中 : 一.我於現在五欲自恣。二. 我去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此名現在泥洹。三.我滅有覺有觀,無覺無觀,內喜一心,定生喜樂,入第二禪,此名現在泥洹。四.我除念捨喜住樂,護念一心,自知身樂,賢聖所說,入第三禪,此名現在泥洹。五.我樂滅苦滅,先除憂喜,不苦不樂,護念清淨,入第四禪,此名第一泥洹。(註1)
涅槃不在此火水風三災所不及處之果實天等第四禪,更不在第三禪、第二禪、初禪乃至現世五欲自恣之人間。涅槃亦不在非想非非想處、無所有處、識處、空處。因為,以上諸天壽命有盡,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八萬四千劫、無所有處天壽四萬二千劫、識處天壽兩萬一千劫、空處天壽一萬劫,第四禪果實天壽四劫、第三禪徧淨天壽三劫、第二禪光音天壽二劫、初禪梵迦夷天壽一劫,現世五欲自恣之人,若不修四神足,其壽命亦與常人差異不大。(註2) 涅槃或泥洹是什麼 ? 佛世尊怎麼說 ?
世尊認為,阿羅羅伽羅摩之法,度一切識處得無所有處成就遊,和鬱陀羅羅摩之法,度一切無所有處得非想非非想處成就遊,皆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不能得無病、無老、無死、無愁憂慼、無穢汙、無上安隱涅槃。(註3)
所以說,涅槃就是無病、無老、無死、無愁憂慼、無穢汙、無上安隱。
或許,柏拉圖有此認知。
不捨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 ; 不欲法、念法、樂法,亦即,捨真、善、美理型之欲、念、樂,始有涅槃可得。
若然,如何得到無病、無老、無死、無愁憂慼、無穢汙、無上安隱之涅槃 ?
註解
註1 : 見長阿含卷14梵動經。
註2 : 見長阿含世記經卷20忉利天品。
註3 : 見中阿含經卷56第204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