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道德─
釋迦牟尼佛,即佛陀,是「自由與道德」的已知。
何以見得?
佛陀是解脫之人。解脫「貪瞋痴」的束縛,斷絶「貪瞋痴」的「原因」,不生「貪瞋痴」的「結果」,而永盡「貪瞋痴」。没有原因,就無結果。
「解脫」不同於「解放」。解脫後,不用改造,教育、再教育。所以不煩「解放」。
佛陀的阿羅漢弟子,貪瞋痴永盡,亦是解脫之人。
佛陀與阿羅漢,都是解脫之人,都能說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
既然,梵行已立「自由與道德」已明確建立,不必改造,足供典範。
佛陀、阿羅漢為了維持梵行清淨,所以,隨時隨地都在精進中。
精進、正精進,為維持不變「質」,不是改造、再改造。
精進、正精進,或許有:「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與「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辨,即南頓北漸之爭。
但是,絶非「酒肉穿腸過,佛在心頭坐」的灑脫。
飲酒犯酒戒。佛陀有條件接受「肉食」,即三淨肉。
但問心頭坐的佛陀,是佛陀或蜜絲佛陀?
阿羅漢亦稱「無學」,因為,所作已辦。
阿羅漢不想成佛?
想成佛,不就要更進一步「修習」?怎能稱「無學」?固步自封?
阿羅漢若想成佛,廻小向大,發大菩提心,入菩薩第八地─不動地,行於「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界、事事無礙法界」,證入「一真法界」,成佛,統合於毗盧遮那佛的華嚴世界,亦即,廻心大阿羅漢,從不動地,地地高升,善慧地、法雲地、等覺、一生補處,成佛。
所以,阿羅漢到成佛,没有「學或無學」,只精進,故,仍是「無學」。
佛陀建立佛、法、僧與戒,成立僧團。
廣義僧團,包括在家眾在內,一般指出家眾。
出家無家,依止僧團,出家人不事生產、不掌控生財器具,其飲食、衣被、湯藥、卧具四事,皆仰賴在家眾的供養。
故而,佛陀所建立的出家僧團,是無產階級,以前述長老莎伽陀為例,身外之物只有僧伽黎、漉水囊、鉢杖、油囊、革屐、鍼筒。因為醉卧於路旁,所以僧伽黎(三衣之一)與革屐離身。
這些無產階級是否專政?
有,專辦佛事,其他,歸在家眾。
他們一窮二白,他們被剝奪「隱私」?他們也要求「在家眾」,比照,不能有隱私?
(取材自 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2.07.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