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火車勾甘蔗(結論‧XⅣ)God bless “The People on Taiwan”!(七十三)

─「解放之德」是什麼?─

無畏施、施無畏(Abhayapradána)

佛陀的出家弟子,無論是否已入佛知見,證四不壞淨,成就無畏。不但要受持五戒,而且,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八十四戒,除「小小戒」的捨與否外,没有商量餘地。

出家人無畏施、施無畏,否則愧對在家眾的供養。

然而,佛陀的在家弟子,對於佛陀、佛法、僧眾產生堅定信仰,未能入佛知見,於四聖諦不解,未成就無畏。亦當隨信行、隨法行(見雜阿含第六十一經),勇於受持五戒。

佛陀如是鼓勵,說道:

「夫清信士之法,限戒有五。其中能持一戒、二戒、三戒、四戒乃至五戒,皆當持之。

當再三問能持者使持之。

若清信士犯一戒已,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若清信士奉持一戒,生善處天上,何況二、三、四、五。」

「若持一戒,餘封四戒。若受二戒,餘封三戒。若受三戒,餘封二戒。若受四戒,餘封一戒。若受五戒,當具足持之。」(見增一阿含卷二十、聲聞品第二十八、第一經)

而,飲酒是人天的共同喜好,獨樂樂、眾樂樂。因此,受持不飲酒戒者,面臨難卻的飲酒場合,得即時聲明「捨戒」,過後再持。如此,警惕自己,不飲酒過量。最後,完全戒酒。

無論如何,「戒」的觀念,提醒自己所有不為。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回歸每個人皆是「道德主體」的思維。

佛陀是佛教的創始者,堅守「道德不能強制」、「每個人皆是道德主體」等原理,充分詮釋人類自古以來的共同理性。而此共同理性才是所有道德原理的原因(cause)。無論此「原因」是否另有來源。

免於恐懼、免於匱乏,乃無畏施、施無畏的核心價值。而免於恐懼、免於匱乏,可衡之於「忠恕之道」。故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凡此,皆據於人類的共同理性。解放之德能背離「免於恐懼、免於匱乏」的普遍理性?



(取材自 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2.11.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