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新紀元",二十篇文章,作者潘明正(Alex Pan TheWalker)認為有提早貼出的必要,故而,在google另設新部落格:“the buddha”(網址:maitreyaandajita.blogspot.com)。
若有興趣的話,可搜尋上述網站或搜尋無名小站天祐台灣(網址:www.wretch.cc/blog/alex08pan09),按,網頁左邊“E”新資料夾最下方,新連結之下“the buddha”。
Alex Pan TheWalker
2012.12.22
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火車勾甘蔗(結論‧XⅣ)God bless “The People on Taiwan”!(八十二)
─「解放之德」是什麼?─
免於恐懼、免於匱乏的父母境界
做父母的,即使以天為大,以天為尊,信仰唯一上帝,仍不稍離其父母境界。感念自己的父母,懷念逝世的父母、祖父母、祖先,認為自己仍未能完全報答父母、祖父母、祖先的恩德。
故而,對於先人的懷念、感恩,何止「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論語‧八佾)
「有此世、有彼世,有父有母。」(正見第二項目)不待佛陀一再提醒。
對於子女,無貪念、無恚念、無害念(正志),離殺、盜、淫(正業),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正語)。具足十善業,構築父母的境界。其存心乃基於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而,不必標示:「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正見第三項目)
而此兩正見項目,已充分顯示輪廻概念。
父母對於子女,並不以行十善為已足,其構築父母境界止於「不虞恐懼、免於恐懼與不虞匱乏、免於匱乏」,因此,父母欲達成此目的,必也,無盡的財施、法施、無畏施,具體實行「有施、有齋、有説」(正見第一項)。
做父母的,雖已盡力而為,仍然覺得有所不及,每心念口説,誠心祈禱:「歷代祖先保祐子子孫孫。」每位父母心中的父母、祖先,皆已成神成聖,其勝於「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此世彼世自知具足住。」(正見第四項)
佛陀的正見與轉輪聖王的正見,能不源自其父母境界的正見?
自古以來,父母的境界─免於恐懼、免於匱乏,產生佛陀、轉輪聖王與歷代大聖大賢大哲。然而,父母的境界,乃無窮無盡歲月無數平凡父母,以其等同大菩薩願行的財施、法施、無畏施所建造。
父母的境界,才是「解放之德」的源頭,才是「解脫之道」的堅固基礎。背離父母境界,遠離上天、上帝,說什麼「生生之德」、「上天有好生之德」?或改造世界?
(取材自 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2.12.16
火車勾甘蔗(結論‧XⅣ)God bless “The People on Taiwan”!(八十一)
─「解放之德」是什麼?─
免於恐懼、免於匱乏的父母境界
帝王之家、權貴豪門,子女喝不到父母親自倒給的一杯水,吃不到父母親自添給的一碗白米飯。倘若父母的境界仍存在,子女依然可以安心喝杯水、吃口白米飯。
帝王之家,金碧輝煌。權貴豪門,富麗堂皇。奴婢僕從,隨時聽候差遣。假定脫離父母境界,子女不能安心喝杯水,吃碗白米飯,亦不能免於恐懼、甚至免於匱乏。
脫離父母境界的帝王之家、權貴豪門,往往是人間的禍源。
父母的境界,如何使得子女免於恐懼、免於匱乏?
父母對於子女,不會起貪念、恚念、害念(意三惡行)。父母對於子女永遠保持無貪念、無恚念、無害念(正志)。
父母不會嫌棄子女長得醜、長得不正常。父母不會嫉妒子女長得英俊、美麗。
父母的境界,不存在「魔鏡」,區別誰最美麗、誰最英俊。唯有存在「奇妙的鏡子」,每位子女都是獨一無二,父母的最佳映象,最美麗、最英俊。
岳父大人伸出十根手指,對著內人等十位子女,說道:「你們每個人就像這十根手指,都是父母的骨肉。雖然每根手指不一樣長,作父母的,没有不盡力,使每根手指完全成長。」有一天,內人說出她的父母境界。
父親過世後,我母親特別提到,我父親十根手指一樣長。我未曾看過父親伸出十根手指。但是,家父的德性,是我的大寶藏,一輩子享用不盡。而這個寶藏,也是我的「解放之德」,其主要根源。
佛陀、我的依止師父和我的父母親,共同營造我的父母境界。
父母不會對子女作出殺、盜、淫(身三惡行)。不會對子女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口四惡行)。
而父母對於子女,行業、正語,行無盡財施、法施、無畏施。
轉輪聖王就在其父母境界(十善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釋出無盡的解放之德。
佛陀依止其父母境界(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依止四念住(身、受、心、法)的純正父母境界,成就正定,得到最後的解脫。
父母如何建立正見?
(取材自 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2.12.16
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火車勾甘蔗(結論‧XⅣ)God bless “The People on Taiwan”!(八十)
─「解放之德」是什麼?─
免於恐懼、免於匱乏的父母境界
常人不俱宿命通,不知過去世。没有天眼通,不知未來世。没有神足通,無從求證輪廻和出輪廻的真相。
因此,乾脆把佛陀所說「正見」,擺在一旁。甚至,束諸高閣,如同那位尼師一般。
如何無畏,勇敢活下去?
「世界從何而來?誰造此世界?此眾生類,從何來?為誰所生?若命終,當生何處?」(見增一阿含卷二十一、苦樂品第二十九、第六經)
這些問題乃至佛國不可思議、龍不可思議,眾生不可思議、世界不可思議等四大不可思議(見同上),也一併擺一旁。
人總要活得無畏、無疑惑!
回到父母的境界(參考雜阿含第617經),這些問題可以得到解決,並得免於恐懼、免於匱乏。
你不會質疑,在父母的養育下,你是否免於恐懼、免於匱乏?
你一定要嚐遍天下的水,才肯喝下眼前的一杯水?
不嚐遍天下水,何以確知眼前的液體是水?而且,可以喝。
因為,這杯水是父母倒給的,可以安心喝下.
你一定要試遍天下白米,才肯吃下眼前的一碗白米飯?
不,我可以安心吃下這碗白米飯。因為,這碗飯是父母添給的。
每個人在父母的境界,免於恐懼、免於匱乏,無畏,成長壯大。
所以,「有父有母」。
父母過逝,懷念、祭拜。「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論語‧八佾)
因此,「有此世、有彼世,有父有母」(正見第二項)
(取材自 Alex Pan’s Digest)
附記:
老鷹捉起小鵪鶉羅婆。羅婆在空中叫著:「我捨離父母境界而遊他處,故遭此難。」
老鷹不相信羅婆能逃出它的鷹爪,因此,將它放回田埂壠中─羅婆的父母境界。
於是,小羅婆在田埂中逗著老鷹:「來吧!來捉我!」
老鷹盛怒異常,急速衝向躲在硬土塊下的羅婆,竟然,粉身碎骨。
佛陀勉勵弟子,依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住於正念─身、受、心、法四念處。四念處即自洲得自依、法洲得法依,即父母境界,免於恐懼、匱乏,成就無畏。
(見雜阿含第617經,另參考雜阿含第620、623經)
Alex Pan TheWalker
2012.12.09
火車勾甘蔗(結論‧XⅣ)God bless “The People on Taiwan”!(七十九)
─「解放之德」是什麼?─
正見造就知、仁、勇的無畏施、施無畏者
佛陀具業智力、界性智力、宿住隨念智力、天眼智力(佛十力之四力)乃至智慧知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無礙(佛十八不共法之三不共法)。故而,佛陀不但能明確知曉,而且,隨時能舉證,無始以來,所有眾生、包括佛陀本身,生生世世輪廻六道的詳細情形,和諸賢聖如何出輪廻的詳細情形。尤其,佛陀就是輪廻和出輪迴的見證者。
佛陀所說正見,不止是推理(理法界)、真象說明(事法界),更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真理總攬。
佛陀的聲聞弟子,從正見入門,行於八正道,信、解、行、證具足,無漏(苦、集、滅、道)思惟,開發三明六通,成阿羅漢,出輪廻,不受後有,皆能證實佛陀所說正見,真實不虛。
若大目揵連證阿羅漢,知其宿命,向欲界魔王波旬說出,拘留孫佛時,祂是欲界魔王,波旬當時是祂的外甥。祂因出阿羅漢身血,下地獄,波旬始得繼承其魔王寶座(見中阿含第131經大品降魔經)。而且,目揵連神足高超,上梵天(見雜阿含第1196經),往來忉利天(見增一阿含卷十、勸請品第十九、第三經,卷二十八、聽法品第三十六、第五經),下阿鼻地獄探視提婆達多(見增一阿含卷四十六、牧牛品第四十九之二、第二經),甚至,出娑婆世界外,過七恆河沙數佛世界,帶回奇光如來的五百弟子,來到沙婆世界,親聞佛陀說法(見增一阿含卷二十九、六重品第三十七之一、第二經)。
佛陀所說輪廻和出輪廻之事,大目揵連皆能一一證實。
因此,吾人不必質疑佛陀所說正見的確然性和可行性?
若然,吾人不用求證。當毫不遲疑,進入無畏之門,成為知、仁、勇的無畏施、施無畏者?
(取材自 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2.12.09
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火車勾甘蔗(結論‧XⅣ) God bless “The People on Taiwan”!(七十八)
─「解放之德」是什麼?─
正見造就知、仁、勇的無畏施、施無畏者
佛陀不待他人啟發、自我啟發理性,行於八正道,證無上正等正覺。成就四無礙智、四無所畏、十力及十八不共法(見釋從信師父解釋,圓覺經,第34~35頁)。超越世間知、仁、勇,行無畏施、施無畏,即以正見,揭開宇宙人生真相─輪廻(Samsara)、出輪廻(Emancipation)的因果,啟發眾生理性。
理性─經啟發或「明生」,於實踐領域,即明緣行,「正見」指示實踐理性(Practical Reason)明確道德法或律,下達吾人意志(意行)無上令言(Categorical Imperatives),此即正見引導正志(無貪念、無恚念、無害念)、正語(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及正業(離殺、盜、淫),自由、道德與理性三合一,形構每位「道德主體」(Moral Subject )的知、仁、勇。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誠然施無畏者。
若意三行(正志)、口四行(正語)、身三行(正業)具足十善行或業(Samskara or Karma),成就人間不世出轉輪聖王,釋放無量解放之德,普及四天下。阿夷哆尊者如是發願成轉輪聖王(見中阿含第六十六經)。若進而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具足八正道,發願成佛,必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如是彌勒菩薩發願成佛(同上)。
「有施、有齋、有說。」(正見第一項目)
布施、持戒、持八關齋戒,以此福德說願,無願不償。每個人說願有大、小,故而,其成就有大小。惟,不違其「個人目的自主」。
無論大願、小願,大成就、小成就,其根本就在布施、持戒。故而,其無畏施、施無畏,一也。
欲成就知、仁、勇的無畏施、施無畏者,能捨佛陀所說的「正見」?
(取材自 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2.12.02
附記:
「子女的姓氏,由其父母同意而決定。」這條煮父母、煮煮父母……,「無父無母」的法律,能撐多久?實施這條法律的「當局」,又能撐多久?
諸決定子女姓氏的「父母」,認為他們的父母、祖父母和不知去向的列祖列宗,己被煮熟了?
「有此世、有彼世,有父有母」,「有善、惡業,有善惡業果報。」
這個「當局」創造無父無母的亞當、夏娃,分裂每個家庭,算是釋出「解放之德」?
台灣這個破碗,丟掉算了!
Alex
Pan TheWalker
2012.12.02
火車勾甘蔗(結論‧XⅣ)God bless “The People on Taiwan”!(七十七)
─「解放之德」是什麼?─
正見造就知、仁、勇的無畏施、施無畏者
佛陀以前述正見「四個項目」,簡單扼要,表達其對於「宇宙人生真相」的見解或知見。而,眾生在六道輪迴(Samsara),向上提昇,生三善道,天、人、阿修羅,向下沈淪,趣餓鬼,畜生、地獄三惡道,其因果及原因成熟為結果的條件,與,眾生出離六道輪廻,次第解脫(Emancipation)的因果。盡在此「四個項目」。
没有正見,無明緣行,猶如盲人騎瞎馬,意根所緣,法非法,善與惡,什麼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無從識別。好事做做,壞事做做,不待結帳,已負債累累,惡業牽引,猶如石頭丟入水池,向下沈淪,墮入三惡道,永不出輪廻。
有了正見,明緣行,如同明目人騎在壯馬背上,意根所緣,法、非法,義、非義,善與惡,了然於心。策馬前進,無往而不利,行無畏施、施無畏,利益眾生。一旦結帳,猶如灑油於水池,向上提昇,不下三惡道。福德資糧具足,若作苦、集、滅、道無漏思惟,出離輪廻,到彼岸、究竟苦邊,得解脫。
此正見四項目,當作苦、集、滅、道無漏思惟。(見雜阿含第407、785經,另參考釋從信師父解釋,三十七菩提分,頁252~262)
「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或「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說食不飽。惟諸禪行者,能否見證,「世有阿羅漢善到、善向」,自知自證善到、善向阿羅漢?
眾生本來成佛?(參考圓覺經金剛藏菩薩問佛)
或,理性與生俱有,何有啟發啟蒙之事?
總有人好為人師?
若然,何不自問:宇宙人生真相若何?
解放之德有其邊際!
(取材自 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2.12.02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