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捨離的父母境界
孔子逾知天命之年,專程拜訪老子李聃,請益禮樂諸事。
老聃未正面答覆,反而,告誡孔子,除去驕燥之氣,深藏天命之使命感。
孔子應是悉心受教。爾後,說道:「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見論語季氏)
蓋孔子庶人也,非天子諸侯,豈容制禮作樂或征伐匡正。
現行禮樂違反人性或不合時宜,或諸侯橫逆作亂。大夫謀士,基於職責,當提出變革、匡正之謀議。惟,應考量「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見論語泰伯、憲問)
即使在位,提出變革、匡正之良策,其裁奪在天子。故謂:「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見論語季氏)
孔子所處時代,周天子所建立的分封建國制度(封建制度),已臨崩析瓦解。周室共主地位已危,諸侯群起,謀士紛出,尊王攘夷成為正義旗幟。禮樂征伐雖由諸侯出,然政令由大夫謀士操控。天下無道已顯明,則,庶人能不議乎?(參考論語季氏)
孔子的天命何在?
提出「大憲章」(Magna Charta, 1215)的倡議,以維持「封建制度」?
不!孔子並非大地主 !
孔子的天命在「興仁」,仁乃天與人的直接關聯,源自四無量心。故而,仁可稱自然正誼或自然權利(Natural Right),所以「興仁」稱天命。
故謂:「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見論語八佾)
更謂:「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見論語里仁) 仁始能衡量善惡,並維持天人正常關係。
為表達其天命所在,孔子界定其「為政」範圍,在家、在父母境界的營造,不在天下國家。故謂:「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見論語為政)
「仁」使得「家」免於恐懼匱乏。「解放之德」即在家的興仁,不可捨離父母境界。
莊子深知孔子的天命所在。因此,另安排孔子問仁於老聃,檢驗孔子對於「仁」的認知,落實仁德係「行自境界,從父所得」,不離父母境界,以臻「個人目的自主,本身得為一終極目的」。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