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啟發---
王道
「五畝之家,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進一步向梁惠王解說,如何推行王道,使得天下人民歸心,成就王業。
首先,釋出土地,建立小康社會:
即,每戶農家宅舍五畝,種植桑樹,婦女養蠶織布,五十歲的人,就有保暖的絲綢可穿。飼養雞豬大小狗,孩童有玩伴,還能照料雞、豬。只要不錯失牲畜的生長與繁殖期,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家,日常就有肉可食,耐得住長夜的飢寒。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見孟子梁惠王上)
每戶農家耕作百畝田地,公家徵調民役,錯開農忙時期,三代同堂,一家數口,可以免於挨餓。「耕也,餒不在其中矣!」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讀書人下鄉辦學堂,「學也,祿在其中矣!」講解孝悌,當念父母恩重,子女孝敬,兄姊友弟妹恭,長幼有序,敬老尊賢。所以,道路上看不到頭髮泛白的老人家,頭上頂戴包袱,還背著重物。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見孟子梁惠王上)
七十歲以上老人家,穿絲綢吃肉類,不怕長夜飢寒難挨。青少壯年免於飢寒,身強體壯。如是建立小康社會,王道推展有成。然而,若不能稱王於天下,這種事,從未發生過。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見孟子梁惠王上)
五穀豐收,豬狗和人吃同樣食物,公家不能即時收購餘糧,任令穀賤傷農。荒年,食物匱乏,有人餓死路旁,公家竟然不知要打開糧倉,發放救濟。
「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見孟子梁惠王上)
到處有人餓死,還漫不經心說出:不能怪罪我,是荒年所致。這和拿刀刺人,竟說:不是我殺的,是刀利殺死人。有何不同?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向梁惠王作個總結,要稱王於天下,推行王道,建立安和樂利的小康社會後,仍要隨時下鄉體察民情,不讓穀賤傷農或路旁有人餓死等情事發生。一旦發生,絕對不推卸責任,立即採取補救措施。如果,這也能做到,那麼,天下人民必定蜂擁而來歸心,王業成就矣。
王者不以人民為其成就王業的工具或手段。惟,營造人民的父母境界。人民的成就愈大、愈高,王業就愈大、愈高,這就是王道。
普天下存仁厚者,沒有勝過父母。父母不以子女為敵人,子女豈有以父母為敵?故曰:「仁者無敵!」
孟子標榜王道,走的是西伯姬昌(周文王)的老路子。孟子有封建思想?如何啟發理性?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3.06.14
附記
有人燒炭 ! 那是一氧化碳中毒 !
有人投河 ! 那是溺水 !
不能怪誰 ! 沒人餓死 !
是 是 為免於餓死而燒炭投河
Alex Pan TheWalker
2013.06.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