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8日 星期二

標題 :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43)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九十八)43(43)
.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98)43(43)
諸佛常法----- 如來在世間,應行五事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43)
佛五陰肉身雖取滅度,法身存在。(1)
尊者舍利弗五陰肉身雖取滅度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諸五分法身存在,而且尊者舍利弗從佛教授修習三十七道品之成就,亦不隨其五陰肉身入滅而滅。(2)
諸漏盡阿羅漢入滅或般涅槃亦復如是。
取滅即入滅涅槃,五陰肉身滅盡不復再生,稱般涅槃。
如是,五陰肉身雖到彼岸,然不登涅槃彼岸。
故說,滅盡(3)即涅槃。
心經作者亦謂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亦即涅槃無五陰十八界。
涅槃中無法身、無五分法身、無三十七菩提分或助道品 ? 
如來法身乃行於八正道,逆順觀察十二因緣法(無明老死乃至無明盡老死盡,而非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與四聖諦如實知見而成就。(4)
阿羅漢五分法身亦如是。
八正道亦稱古仙人道即,直通涅槃城………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木清流。
三世諸佛與阿羅漢得以五陰身並法身,引國王擕人民入居涅槃城彼岸。
心經作者能說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 ?
然,無色故無生般若波羅蜜多,無受想行識故無生般若波羅蜜多。(5)
是故,心經作者應稱 : 是故,空中無色受想行識、無內外入處六識(五陰十八界)乃至無般若波羅蜜多。
所以說,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不能說無苦集滅道。
註解
1 : 見增一阿含經卷44十不善品第482
2 : 見雜阿含經第638
3 : 此五盛陰無欲無作為磨滅法。彼滅盡者為滅盡。此五盛陰永以()滅盡更不復生故名滅盡。見增一阿含經卷26等見品第349
4 : 見雜阿含經第287
5 : 色無盡故是生般若波羅蜜,受想行識無盡故無生般若波羅蜜。故說 : 無色故無生般若波羅蜜多,無受想行識故無生般若波羅蜜多。見小品般若波羅蜜經見阿閦佛品第二十五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2年6月21日 星期二

標題 :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42)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九十八)43(42)
.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98)43(42)
諸佛常法----- 如來在世間,應行五事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42)
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作者或說者不是佛亦不是尊者如舍利弗、須菩提,乃至若天帝釋提桓因。(1)
因此,無能指出般若波羅蜜具足三轉十二相法輪(即三轉十二行四聖諦)
然,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作者或說者,謂說 : 是故,空中無………無苦集滅道。
此空即是涅槃彼岸 ?
若然,佛常說栰喻者(2)船筏已到達彼岸,不用背船筏上岸
四聖諦是度彼岸之船栰。既已到達彼岸不用背四聖諦此船筏上岸。
所以說,空中無………無苦集滅道。
般若波羅蜜多即是到涅槃彼岸的智慧,亦即是到涅槃彼岸之船栰。
所以,既已到達彼岸不用背般若波羅蜜多此船筏上岸。
所以說,空中亦無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作者或說者,不說空中亦無般若波羅蜜多 ?
註解
1 : 從信師父指出 : 心經只是作者奉讀五陰的心得告白五陰續,雜阿含第一0三經至第一八七經,釋從信註解,廣善精舍出版,頁36行。評附佛外道法,釋從信註解,廣善精舍出版,頁2257行。另從信師父指出 : 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生明(雜阿含經第45)。「多聞聖弟子」多聞聖弟子,聽聞五陰一路至此,寫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心得,作者可能就是在家學佛的人士,所以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陰皆空。五陰,雜阿含第一經至第八七經,釋從信註解,廣善精舍出版,頁2786行至第9行。
2 : 見增一阿含經卷38馬血天子品第4315,中阿含經第200經、201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2年6月14日 星期二

標題 :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41)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九十八)43(41)
.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98)43(41)
諸佛常法----- 如來在世間,應行五事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41)
法輪即四聖諦,四聖諦即法輪。(1)
尊者舍梨子(舍利弗)告諸比丘 : 諸賢,若有無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2)
般若波羅蜜(),度(解脫)一切苦,到達不生不病不老不死彼岸之善法與智慧。
所以說,四聖諦攝此善法般若波羅蜜(),此善法般若波羅蜜()入於四聖諦中。
但是般若波羅蜜()入四聖諦中,竟能攝四聖諦,並且具足三轉十二行四聖諦。
四聖諦竟為般若波羅蜜()所攝 ? 為什麼 ?
因為,佛說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佛所說法。  
佛說般若波羅蜜(),這是佛之正行說法。
世尊告諸比丘 : 此是正行說法,謂四聖諦廣攝、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示、趣向。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彼亦有此正行說法,謂四聖諦廣攝、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示、趣向。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彼亦有此正行說法,謂四聖諦廣攝、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示、趣向。我今現在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彼亦有此正行說法,謂四聖諦廣攝、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示、趣向。(3)
過去、未來、今現在諸佛正行說法,說般若波羅蜜(),必將四聖諦廣攝、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示、趣向。
所以說,釋迦牟尼佛說般若波羅蜜(),即此正行說法具足四聖諦廣攝、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示、趣向。
為何尊者舍利弗能指出般若波羅蜜具足三轉十二相法輪(即三轉十二行四聖諦) ?佛乃謂 : 舍梨子比丘成就實慧。所以者何 ? 我略說此四聖諦,舍梨子比丘則能為他廣教、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示、趣向。
舍梨子比丘廣教、廣示此四聖諦,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示、趣向時,令無量人而得於觀。
舍梨子比丘能以正見為導御也。(4)
所以說,尊者舍利弗能指出般若波羅蜜具足三轉十二相法輪(即三轉十二行四聖諦)
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作者或說者,若何 ?
註解
1 : 佛說三轉十二行四聖諦,而地神唱聲 : 佛三轉十二行法輪。見雜阿含經第379經,增一阿含經卷14高幢品第2415經。
2 : 見中阿含經第30
3 : 見中阿含經第31
3 : 見同上。另,佛又說道 : 舍利弗比丘以無數方便說此四諦,廣與人演。當舍利弗比丘與諸眾生及四部眾分別其義,廣與人演時,不可計眾生諸塵垢盡,得法眼淨。見雜增一阿含經卷19等趣四諦品第271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22年6月7日 星期二

標題 :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40)
從四阿含見佛法僧眾------
詳閱四部阿含經,思惟佛、法、僧眾(九十八)43(40)
.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98)43(40)
諸佛常法----- 如來在世間,應行五事
當轉法輪之十八之43(40)
尊者舍利弗曾於佛前師子吼,白佛言 : 世尊,我不能知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世尊心之分齊。然我能知諸佛世尊法之分齊。我聞世尊說法,轉轉深,轉轉勝,轉轉上,轉轉妙。我聞世尊說法,知一法,即斷一法。知一法,即證一法。知一法,即修習一法。究竟於法。(1)
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轉轉深)、智(轉轉勝)(轉轉上)、覺(轉轉妙)。復次,苦聖諦智,當復知 ; 苦集聖諦,已知(知一法),當斷(即斷一法) ; 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知一法),當知作證(即證一法) ; 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知一法),當修(即修習一法) ; 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轉轉深)、智(轉轉勝)、明(轉轉上)、覺(轉轉妙)
復次,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 ; 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 ; 此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 ; 此苦滅聖諦已知,已修出 ; 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轉轉深)、智(轉轉勝)、明(轉轉上)、覺(轉轉妙)。這就是究竟於法。(2)
尊者舍利弗於佛前師子吼,復述佛於鹿野苑初轉法輪,三轉十二行四聖諦。
四聖諦與般若波羅蜜()何涉 ?
又尊者舍利弗怎能說般若波羅蜜()具足三轉十二相法輪,即般若波羅蜜()具足三轉十二行四聖諦 ?
註解
1 : 見雜阿含經第498經。
2 : 佛於鹿野苑初轉法輪,三轉十二行四聖諦。見雜阿含經第379經,增一阿含經卷14高幢品第2415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