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火車勾甘蔗(總結)God bless Taiwan!(309)


理性的啓發
重返世間(260)
拾佛牙慧(256)
「大宗師。耶穌不否定十誡,當然,也不否定摩西的救世主地位。」
「嗯。」
「大宗師。基督教稱耶穌基督。基督是希臘文,意思也是救世主。」
「嗯。」
「大宗師。摩西是以色列人的救世主。耶穌是基督教徒的救世主。這樣解讀,比較妥當。」
「嗯。」
「但是,在唯一上帝的概念上,意義可能更廣泛。」
「哦,書呆子。你想進一步說明?」
「大宗師。耶穌的慈愛建立在摩西十誡的基礎,如同佛陀的八正道建立在轉輪聖王十善的基礎。」
「嗯。這樣比較並無不妥。」
「大宗師。摩西、耶穌、佛陀和轉輪聖王,都是人類推崇的救世主。」
「嗯。這麼說並無不妥。」
「大宗師。摩西受上帝的徵召。摩西是救世主(Messiah)的原型(archetype) ,所以,救世主有上帝的意志和目的在。」
「嗯。」
「大宗師。轉輪聖王在人壽到達八萬四千歲,會出現於世。所以,轉輪聖王不受上帝的徵召,而是受善業的感應。」
「書呆子。轉輪聖王出現於世,還是不離人天的感應。」
「大宗師。您是說,轉輪聖王的出現,不但,上天樂見,還是有上帝的意志和目的在。」  
「那當然。」
「大宗師。您認為耶穌和佛陀的成就,還是有上帝的意志和目的在?」
「書呆子。你不這樣認為?」
「大宗師。耶穌自稱唯一上帝的獨生子。當然,耶穌所作所為,不悖離上帝的意志和目的。」
「書呆子。你還懷疑耶穌的成就,是否有上帝的意志和目的在?」
「大宗師。耶穌的成就,在於成就每一個人成王作主,實現我道得成,在地若天的誓願。」
「書呆子。你認為耶穌的誓願,違反上帝的意志和目的?」
「大宗師。其實,耶穌的誓願 : 我道得成,在地若天。就是回復上帝賜與亞當夏娃的伊甸園。耶穌誓願,讓世間成為或重返伊甸園。」
「書呆子。那麼,耶穌的誓願,不就完全符合上帝的意志和目的。」
「是,是的,大宗師。耶穌在十字架上,不但,為人類作了救贖,而且,也為祂的誓願,付出對價(consideration) ,耶穌的誓願,得到上帝的允諾。」
「書呆子。這麼說,耶穌的成就,有上帝的意志和目的在。」
「大宗師。由於耶穌的誓願,得到上帝的允諾。可以確定兩件事。」
「書呆子。那兩件事?」
「大宗師。第一,上帝和耶穌都俱有,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玄德。」
「書呆子。第二件事?」
「大宗師。第二,基於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天下父母心,上帝和耶穌都以人類的成就為其成就,故而,每個人目的自主,本身得作為一終極目的。即是上帝和耶穌的目的所在。」
「嗯。書呆子。這就是上天的目的架構,回應每個人的自主目的。」
「大宗師。誓願之福,不可稱記。」
「書呆子。耶穌的誓願,不用等待轉輪聖王來實現?」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4 11 01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火車勾甘蔗(總結)God bless Taiwan!(308)


 理性的啓發
重返世間(259)
拾佛牙慧(255)
「書呆子。人要自己作主,規劃遠大目標,一步一腳印去實踐,就如同出外旅行,路上總要帶著儲糧,路途愈遠,儲糧愈要多。」
「是的,大宗師。福德資糧就是儲糧。佛陀七年行慈心,所累積的儲糧,足供七劫以上不生人間,七劫中生光音天,又七劫以上,生空處天,生大梵天作大梵天王,生三十三天作帝釋,和無數世作轉輪聖王。」
「書呆子。行慈心還不簡單,慈心對治瞋恚心,不瞋恚,不就行了?」
「是嗎?大宗師。耶穌說,慈愛鄰居,慈愛敵人。誰做得到?」
「書呆子。老子不是說,報怨以德。」
「是嗎?大宗師。能夠無怨?」
「嗯。不保證。」
「大宗師。耶穌左臉挨了一記耳光,還是微笑著,等著右臉另一記耳光。」
「書呆子。誰打得下另一記耳光?」
「大宗師。這就是能使無怨。」
「哦,書呆子。耶穌真的能行慈心?」
「大宗師。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The Crucifixion) ,平和懇求天父,寬恕那些無知的行刑者,這不是行慈心?使無怨?」
「哦,書呆子。耶穌這不就是儲備無可算計的福德資糧。」
「是的,大宗師。耶穌儲備無可算計的福德資糧。但是,耶穌不自己用,反而,耶穌將這無可算計的福德資糧,用作救贖(Redemption) ,布施全人類。」
「哦,書呆子。耶穌不像大覺者一樣,將這無可算計的福德資糧,用於生光音天,生大梵天作大梵天王,生三十三天作帝釋,和無數世作轉輪聖王?」
「大宗師。耶穌以慈心佈道,誓願 : 我道得成,在地若天。」
「嗯。」
「大宗師。耶穌把畢生所累積的福德資糧,全部佈施給人類。」
「嗯。耶穌不生光音天,不作大梵天王,不作天帝釋,不作轉輪聖王。轉輪聖王王四天下,可稱萬王之王。耶穌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宗師。您已看出端倪?」
「書呆子。你說呢?」
「大宗師。修慈心對治瞋恚,修悲心對治害心,修喜心對治嫉妒,修捨心對治憍慢。」
「嗯。一法治一法。」
「大宗師。若以天下父母心而行慈,需不需要再補修悲喜捨心?」
「書呆子。父母對於子女行財施、法施、無畏施,行十善。無不期望子女勝過自己,父母對子女絕對不起瞋、害心、嫉妒和憍慢。」  
「大宗師。您早看出端倪。耶穌行慈,行自境界,從()父所得。耶穌以天下父母心而行慈。」
「書呆子。你終於明白了。」
「是的,大宗師。佛陀說,心與慈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修習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修習慈心,得大果大福利。」(見雜阿含第744)
「書呆子。你還是再講清楚。」
「是的,大宗師。耶穌在十字架上,鐵釘穿肉貫骨,鮮血慢慢流出身體,還為人類作救贖。」
「哦,書呆子。耶穌十字架上,心與慈俱修念覺分,乃至修習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是的,大宗師。耶穌如是以慈心,修七菩提分,而得大果大福利,並布施全人類。」
「哦,書呆子。你堅信,耶穌的誓願 : 我道得成,在地若天。必定實現。」
「是的,大宗師。」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4 10 31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火車勾甘蔗(總結)God bless Taiwan!(307)


理性的啓發
重返世間(258)
拾佛牙慧(254)
「大宗師。耶穌說過,富人上天堂,猶如駱駝穿針眼。」
「嗯。」
「大宗師。佛陀說,人身難得。」
「哦?書呆子。大覺者怎麼解說?」
「大宗師。佛陀作出一個比喻,說道 : 大海有隻盲龜,壽無量劫,百年一出頭。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隨風東()西() 。」
「哦?書呆子。大覺者不會要盲龜穿浮木孔吧!」
「大宗師。佛陀問道 : 盲龜百年一出其頭,當得遇此孔不?」
「書呆子。不可能!」
「大宗師。佛陀說人身難得,就如同盲龜遇浮木孔,還要穿過浮木孔。」
(見雜阿含第406經,中阿含第199經大品癡慧地經)
「書呆子。嗯。的確,人身難得。」
「大宗師。天()以人為善處。」(見增一阿含卷第26等見品第34第三經)
「哦?書呆子。人身不但難得,而且,更可貴。」
「是的,大宗師。須陀洹果聖人,依次生四天王天、忉利天、艷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最後得人身,究竟苦邊,謂之人天七來往。斯陀含果聖人往生天上,最後得人身,究竟苦邊,謂之人天一來往。」
「哦?書呆子。須陀洹果聖人和斯陀含果聖人,必須最後得人身,才能究竟苦邊。」
「大宗師。人類何其尊貴。只有得人身,才能成佛。(見增一阿含卷第26等見品第34第三經)
所以,美國開國賢哲以身家性命作擔保,發出師子吼 :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I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1776.07.04) 。」
「書呆子。人何其尊貴,要懂得惜福。」
「是的,大宗師。人不但要惜福,還要求福、為福不厭倦。」
「嗯。」
「大宗師。佛陀說 : 當畏無福。所以然者,此名苦之原本,愁憂苦惱,不可稱紀(),無有愛樂,此名無福。」
「哦,書呆子。大覺者會這麼說。」
「大宗師。佛陀告訴比丘弟子,莫畏福報。」
「哦,書呆子。大覺者怎麼這麼說?擔心福報太多,會像富人上天堂,如同駱駝穿針眼,上不了天上?」
「大宗師。佛陀過去世曾七年行慈心,因此之故,七劫以上不生人間,七劫中生光音天,又七劫以上,生空處天,生大梵天作大梵天王,生三十三天作帝釋,無數世作轉輪聖王。」
「哦,書呆子。光是七年行慈心,就有這麼大的福報。」
「大宗師。所以,佛陀要比丘弟子,莫畏福報,而且,為福莫厭。」(見增一阿含卷第4護心品第10第七經,增一阿含卷第41馬王品第45第五經,中阿含第61經。)
「嗯。書呆子。為福莫厭。」
「大宗師。佛陀在世時,也是為福莫厭。祂還為阿那律穿針線。」
「哦,書呆子。真有這種事?」
「大宗師。佛陀還說 : 世間求福之人,無復過我。如來於六法,無有厭足。一者施,二者教戒,三者忍,四者法說義說,五者將護眾生,六者求無上正真之道。」(見增一阿含卷第31力品第381第五經。)
「嗯。書呆子。大覺者真是為福莫厭者。」
「大宗師。人不想聽天由命,想要目的自主,本身作為終極目的,沒有福報,沒有福德資糧,如何辦到?」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410 30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火車勾甘蔗(總結)God bless Taiwan!(306)


理性的啓發
重返世間(257)
拾佛牙慧(253)
「大宗師。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源自何方?」
「哦,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So when the Way brings forth, its power fosters all; they grow, are reared, and fed and housed until they come ripe maturity. Ch. 51, Lao Tzu.) 。書呆子。你忘了?」
「大宗師。您還是維持知者不言的傳統美德。」
「書呆子。要不是道的玄德,尤其,諸得道者一再傳述 :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You shall give life to things, but never possess them; your work shall depend on none; you shall be chief but never lord. This describe the mystic power. Ibid)天下豈有個人目的自主。」
「是,是,大宗師。假定道沒有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玄德,自由都談不上,還談什麼個人目的自主。」
「書呆子。沒有道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玄德,那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就如同沒有空間,那來運動。」
「大宗師。您肯定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法道的玄德。」
「那當然。」
「大宗師。轉輪聖王,行自境界,從父所得。這個父,不是生身父親,而是眾生父母大梵天王,甚至是道。」
「書呆子。你這麼說並不錯。」
「哦,大宗師。得自生身父親,也是對的。」
「書呆子。慈悲喜捨本來就是天下父母心。」
「哦,大宗師。您終於洩底了。」
「書呆子。諸得道者,若肯定道的玄德是慈悲喜捨,如何接受道的亭之毒之?」
「是,是,大宗師。成之熟之,道成為收割者,豈是天下父母心?」
「書呆子。想通,早就成道。不過,可先向人人仍保有的天下父母心學習。」
「嗯。向自己學習。」
「書呆子。亭之毒之遍顯在善惡業報。書呆子。你不拾佛牙慧?」
「是的,大宗師。阿支婁迦葉曾問佛陀,苦自作?苦他作?苦自他作?佛陀一概回答無記。」
「哦?為善,亭之於善處,為惡,毒之於惡處。不是自作自受的道理?」
「大宗師。阿支婁迦葉再問佛陀,難道沒有苦?佛陀回答,的確有苦,然而,有業報而無作者。」(見雜阿含302)
「書呆子。阿支婁迦葉有沒有想通?」
「大宗師。阿支婁迦葉想通,因此,得道,成阿羅漢。」(見同上)
「書呆子。想得道者,能想通道的亭之毒之,不礙慈悲喜捨心,仍完整保有天下父母心,得道不遠矣。」
「大宗師。耶穌的慈愛世人,也可以說,行自境界,從父所得。」
「書呆子。你找我背書?」
「大宗師。放心。佛陀已背書,有業報而無作者。」
「書呆子。耶穌不是已經得道?」
「是的,大宗師。耶穌的慈愛世人,源自天父的慈悲喜捨心。雖然,猶太人認為上帝善惡分明,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嗯。」
「大宗師。慈悲喜捨對治瞋、害心、嫉妒和憍慢,使人行十善,行自境界,從父()所得,師法道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之玄德。」
「嗯。如此天下父母心,無處不遍。」
「大宗師。轉輪聖王之世,天下父母心,無處不遍。所以,人人得以免於恐懼,免於匱乏,壽八萬四千歲,壽盡生天。」
「書呆子。轉輪聖王是該受供養。」
「大宗師。佛陀不提道,不說唯一真神或自有永有者。但是,佛陀並不否定道、唯一真神和自有永有者的存在。也因此,佛陀未人格化道、唯一真神和自有永有者。」
「嗯。」
「大宗師。佛陀說,阿羅漢、佛陀和轉輪聖王應受供養。是否神格化阿羅漢、佛陀和轉輪聖王?」
「書呆子。這就是所謂的信仰。」
「大宗師。為什麼要信仰轉輪聖王?」
「書呆子。難道轉輪聖王不值得信仰?」
「大宗師。供養應該跟植福有關。」
「書呆子。供養轉輪聖王會增長福分?」
「是啊,大宗師。轉輪聖王是人間福分最大的。大宗師。請聽佛陀說 :
世間所有力  遊在天人中  福力最為勝  由福成佛道。」
(見增一阿含,卷三十一,力品第三十八之一,第五經)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4 10 26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火車勾甘蔗(總結)God bless Taiwan!(305)


 理性的啓發
重返世間(256)
拾佛牙慧(252)
「大宗師。老子揭示道法自然,直指人的自然本性,可與道相應,追求個人目的自主,追求個人幸福的人生。」
「嗯。每個人依其自然本性,自其儲能狀態至完全成長的實現完整自我。人的實現自我是有條件性。」
「大宗師。這套相應體系即建立在自然神論的基礎,道家講道,儒家講天。無論道或天,都是唯一,而且,無上。」
「嗯。道或上天提供條件,給予每個人實現自我。稱之玄德。」  
「大宗師。儒、道兩家都著重在行為(deed) ,作為與不作為,而非著重在信心(faith) 。」
「嗯。」
「大宗師。儒家較重視人與人的關係,所以,孔子,倡忠恕之道,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嗯。」
「大宗師。儒、道兩家都未將道和天人格化。」
「嗯。」
「大宗師。但是,儒、道兩家慢慢將人神格化。」
「哦?」
「大宗師。依據佛陀的說法,佛陀在鹿野苑度阿若拘鄰等五比丘後,宣稱世有六阿羅漢。阿羅漢即應供,是世間的良福田,應受供養。故而,佛陀說 : 阿羅漢、佛陀和轉輪聖王,應受供養。」(參考增一阿含卷十四高幢品第241,第五經 ;增一阿含卷十二三供養品第22,第一經) 
「哦,書呆子。轉輪聖王也該受供養?」
「大宗師。轉輪聖王自行十善,復教他人,使行十善。」
「書呆子。這樣也值得供養?」
「大宗師。十善,除了正見外,其他都是不作為。所以,不行十惡,就是行十善。」
「書呆子。不行十惡,有困難?」
「大宗師。行十惡,貪嗔癡三毒在心裡作祟,十惡的業報就是三惡道。」
「書呆子。那當然,這樣世間的人,才曉得亭之毒之是怎麼一回事。行十善得善報生善處,行十惡得惡報下地獄。」
「大宗師。如何治貪嗔癡三毒?」
「修道。」
「大宗師。修道很空泛。慈對治嗔,悲對治害心,喜對治嫉妒,捨對治憍慢。」(參考增一阿含卷八,安般品第17,第一經)
「書呆子。轉輪聖王從那裡學來這套慈悲喜捨真功夫?」
「轉輪聖王,行自境界,從父所得。大宗師。慈悲喜捨是四無量心,也稱四梵室,是迴小向大的轉折點,所以,佛陀特別交代兒子羅云修習。」(見同上)
「嗯。多修習。」
「大宗師。心與慈俱多修習,於淨最勝。」
「書呆子。這是什麼意思?」
「哦,大宗師。修習慈無量心,最高境界可到達淨處。淨處就是三、四禪。」(見雜阿含第743)
「哦?一步登天。」
「大宗師。修習悲無量心,最高境界可到達空入處。空入處是無色界第一處天。空悲切乎?」(見同上)
「哦?」
「大宗師。修習喜無量心,最高境界可到達識入處。識入處是無色界第二處天。識無邊際,當然,喜無邊際。」(見同上)
「嗯。」
「大宗師。修習無量捨心,最高可到達無所有入處。無所有入處是無色界第三處天。無所有,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成就捨菩提分,佛陀的七菩提分在握。迴小向大,不成佛也難!」(見同上,另參考雜阿含第744745)   
「哦?書呆子。轉輪聖王該受供養。」
「大宗師。轉輪聖王可以過關?」
「書呆子。你不放過轉輪聖王?」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4 10 25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火車勾甘蔗(總結)God bless Taiwan!(304)


 理性的啓發
重返世間(255)
拾佛牙慧(251)
「大宗師。道之生,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The Way brings forth, its virtue fosters them, with matter they take shape, and circumstance perfects them all; that is why all things do honor the Way and venerate its power. Ibid, Ch. 51.) 而且,更尊重萬物的目的自主。因為 ,道的目的就在萬物皆得其目的自主。」
「書呆子。亭之毒之,人知苦,才知離。如是,人得以本身作為一終極目的。」
「大宗師。老子集其大成的辟支佛道,並不因佛陀成佛而消失。」
「書呆子。你不是說大覺者成正覺後和大覺者的法在,就沒有人成辟支佛。給個說法。」
「大宗師。大迦葉尊者遇佛陀後,的確,改變其成辟支佛的念頭,但是,不改變其辟支佛道的修行。」
「書呆子。你說個清楚。」
「大宗師。大迦葉尊者年紀比佛陀稍長,佛陀不忍見尊者年老猶隻身漂泊四處,因此,懇切對尊者說道 : 迦葉,汝今年高長大,志衰朽弊。汝今可捨乞食乃至諸頭陀行,亦可受諸長者請,并受衣裳。」
「書呆子。大覺者怎能這樣說大迦葉尊者?」
「大宗師。大迦葉尊者回答道 : 我今不從如來教。所以然者,若如來不成無上正真之道者,我則成辟支佛。」(見增一阿含卷五一入道品第五經)
「嗯。書呆子。尊者回答得好。」
「大宗師。大迦葉尊者繼續回答道 : 然彼辟支佛盡行阿練若,到時乞食,不擇貧富,一處一坐,終不移易(一坐食) ,樹下露坐或空閑處(),著五納衣或持三衣,或在塚間,或一食,或正中食,或行頭陀。如今不敢捨本所習,更學餘行。」
「哦,書呆子。這比入水不濡、入火不熱還難,更不怕天打雷劈。」
「大宗師。佛陀大加讚賞,回答道 : 善哉!善哉!迦葉多所饒益,度人無量,廣及一切,天人得度。所以然者,若迦葉此頭陀行在世者,我法亦當久在於世。設法在世,增益天道,三惡道便滅,亦成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乘之道,皆存於世。是故諸比丘所學,皆當如迦葉所習,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見增一阿含卷五、一入道品第五經,另參考同品第四經)
「書呆子。現在那裡看得到頭陀行者?」  
「大宗師。不久前,有阿迦曼尊者行頭陀行。還有,大宗師。老子牽著青牛,徒步黃土高原,出關,穿越草原,回到本生處入滅。」
「書呆子。你說什麼?老子不是騎著青牛?」
「大宗師。書呆子原先也被誤導。佛陀在八十高齡,徒步走過好幾個國家,回到本生處入滅。」
「書呆子。大覺者不坐牛車或馬車?」
「大宗師。要是坐牛車或馬車,說有神通,不就是騙人!」
「書呆子。老子不騎牛,幹嗎牽牛?」
「大宗師。一路上人煙稀少,那裡乞食?」
「哦,哦,書呆子。我懂了!那頭牛是母的。」
「大宗師。老子不行頭陀行?」
「書呆子。我要重新評估老子。」
「大宗師。是其塵垢秕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And since the best that dust and chaff turn or mould is a Yao or Shun, who would be willing any longer to concern himself with the ordinary things of creation? Let Fancy Roam, Chuang Tzu)
「書呆子。你說什麼?」
「大宗師。您不是說,堯舜是神人的塵垢秕糠所陶鑄。」
「是啊,書呆子。」
「大宗師。若神人是辟支佛,堯舜會得幾果?」
「書呆子。一切都要重新評估。」
「大宗師。您就慢慢來。」
「書呆子。這麼說來,儒、道都源自辟支佛道。」
「大宗師。先有道,才有儒。」
「那當然。」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4 10 24

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火車勾甘蔗(總結)God bless Taiwan!(303)


  理性的啓發
重返世間(254)
拾佛牙慧(250)
「是的,大宗師。亭之毒之,不但,學問大,而且,本事更要大。」
「書呆子。世間將敗壞,毒之以大火、大水或大風,如是世間得以更新。諸大宗師乃謂之,ㄐㄧ萬物而不為義,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
「是的,大宗師。這是世間的成住壞空。佛陀說 : 當念無常。大宗師,念吾師矣?念天樂?」
「書呆子。大覺者如何念無常?」
「大宗師。佛陀告訴比丘弟子 : 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怙恃。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見長阿含卷二十一,三災品。)
「嗯。書呆子。老子乃曰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Is then the world unkind? And does it treat all things like straw dogs used in magic rites? The Wise Man (the saint) too, is he unkind? And does he treat the folk like straw dogs made to throw away? Ch. 5, Lao Tzu.)
「大宗師。芻狗用於祭祀,以期如願。聖人為了成就自己,將百姓作為犧牲,何其不仁!天地若然,更令人無法想像!」
「書呆子。天地也好,聖人也好,不是為了成就自己,而是為了成就萬物、成就百姓,而有所作為。只知道的亭之之理,未解道的毒之之理。」
「大宗師。念無常,知苦。毒之,亦能知苦?」
「書呆子。念無常,知苦。毒之,亦能知苦。知苦始能知離。」
「大宗師。這學問就大了!」
「書呆子。所以,老子說 :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I suffer most because of me and selfishness. If I were selfless, then what suffering would I bear? Ch. 13, Lao Tzu.)
「大宗師。這是老子的最後身。」
「是的,書呆子。老子成就辟支佛道。」
「是的,大宗師。辟支佛,The Silent Buddha,守寂,焉用說 :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自知不受後有。」
「是的,書呆子。老子出關,準備入滅。」
「大宗師。亭之毒之,亭之於善處三善道,毒之於惡處三惡道,就是善惡報應的六道輪迴。」
 「書呆子。毒之,使得萬物知苦,人知出離。這就是道的玄德所在。因為,人知出離。始有道的相應。」
「大宗師。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每個人目的自主,本身得作為終極目的,仍與道的目的相應。」
「是的,書呆子。道法自然的真諦在此。」
「是的,大宗師。道法自然。」
「書呆子。亭之毒之的毒之,解讀為熟之(to ripe maturity),或亭之毒之易之為成之熟之,亦無不可。」
「是,是,大宗師。成之熟之。故而,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唯,不解道德經是辟支佛道。不解老子是自然神論者,尤其,老子的自然神論,著重在行為(deed) ,作為與不作為,而非著重在信心(faith) 。」
(取材自Alex Pan's Digest)     
Alex Pan TheWalker 
    2014 10 23